少阴腹痛,小便不利、下利便脓血者,桃花汤主之。若发热、身痛、脉紧、无汗、呕逆而喘者,寒伤阳之肤表也,宜麻黄汤。
(干)姜(巴)豆大黄备急丸,专攻闭痛及停寒,更疗中恶人昏倒,阴结垂危得此安。 岂米麦相反而然耶?
劳极伤脾之后,饭余微寝,食反易饿,化之变也滋益之味,骨肉为重,疏利之气,草木为先。于仲冬云∶水泉动,是月一阳生,是水之动,地之生也,谓之火中之水可也,谓之土中之水可也。
(程叔本号子华子,晋人,程伯符之后朴之十六代祖也。水火相交,阴阳相感,而后万物以之而为生。
)有声无物曰干呕,有物无声曰吐,有声有物曰呕吐,多由表邪传里、里气上逆也。 气即其动,而所生之阳也。
凡外感之邪久,必归阳明。恶寒者,周身毛窍被寒遏郁,不得阳气以卫外,故皮毛洒淅,虽向火覆被,不能御其寒也。